星期三, 12月 26, 2012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NT in Hong Kong

There are lot of citizens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plan because of damage to the ecosystem, the existing farming community and waste of urban area needed for redevelopment.

Som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urged to develop the nearby golf course without thinking that it is unique tournament venue for Hong Kong Open for many decades.

Though there some sessions of public consultation, the public opinion was rejected without a good reason. Thus the public anger develops for a few months.

The bundling negotiation technique used by  legislators may be annoying. However, it is not good for a government to ignore i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veal more its own principles and rationa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itizens who fights for local interests may set up a shadow cabinet to conduct a more open and sound public consultation. It can help citizens to gain more bargaining power. It also be a good chance to practice autonomy which should be legal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t is also what Hong Kong Autonomy Movement fights for.

星期日, 12月 02, 2012

新儒家思想


其實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在清朝已經開始沒落,從原本以禮儀形式來體現仁的精神與道德變成只注重形式。當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時,中國文化已經非常僵化,不能自我完善,更不能面對當時科學精神及民主自由思想衝擊。從洋務運動的半信半疑,到五四運動的徹底西化,文化革命的徹底破壞,基本上走上厭棄本身文化的道路。可是,當放棄原有價值的時候,卻未能接納或者建立新的價值。在這個社會轉變的時候,出現了社會價值真空。輸入了馬克思思想仍然未能解決問題。唯物主義未能針對人性與文化提供恰當的思想架構。直到80年代,學者由儒家思想探索,希望建立新儒家思想,讓它成為現代中國的社會價值。

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提出了「三統論」的解釋,嘗試疏清中國現代化的問題。所謂「三統」就是道統、學統、政統。道統代表著道德主體,即肯定道德價值的重要性,肯定孔孟所開出的人生及宇宙的價值根源;學統代表著知性主體,即肯定科學發展的意義,肯定學術的獨立性;政統代表著政治主體,即肯定民主政治的必然性。如果傳統道德價值與現代自由民主平等兼容,便能夠為現代中國建立穩定的價值。

可惜,單單肯定道德價值,卻沒有實際操作,於是流於空泛概念。當中需要更多更複雜的問題。

星期四, 8月 02, 2012

再思考香港國民教育

從宏觀角度看香港的國民教育,首先要分析怎樣才是國,怎樣是國民,怎樣是教育,怎樣是國民教育,最後怎樣做香港的國民教育。

國家用什麼來建立?歷史因素?如果單單是歷史因素,為何有些國家會分裂?種族關係?如果單單是種族關係,美國不能從英國分裂出來,外蒙古不會與內蒙古分開。地緣關係?也不能解釋北越不能與中國合併,比利時不與法國合併,列支頓士登既不與奧地利合併,也不與瑞士合併。文化呢?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如何自處?為什麼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文化相近卻又不能自組一國?可見國家之所以成為國家,需要各種紐帶,既要歷史因素,也要種族關係,地緣關係,文化關係。

看看香港。歷史因素,香港是從滿清分割出來。中華民國則從消滅滿清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從中華民國的國土中誕生出來。既然滿清已亡,香港則與中華民國的關係較大。種族關係,當年大量難民從大陸湧入,所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較大。地緣關係,當然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較大。文化關係,則與中華民國非常接近。反觀,大陸使用普通話和簡體字,香港使用廣府話和正體字。大陸婚嫁傳統不再,香港婚嫁傳統仍存。大陸的儒釋道蕩然無存,香港的儒釋道仍存。

平情而論,其實香港與兩岸關係相對緊密。只是中英談判前,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促使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民在中國語言中出現的歷史其實很短暫。清末前,只有百姓。國民概念來自歐洲。由於古代人口流動不大,擁有(1)共同歷史,(2)風俗文化,(3)語言文字,(4)種族,並且(5)居住在一起,他們慢慢形成了國民意識。他們的共同特徵比較多。套用相同理念,中國有56個民族,當中漢滿蒙回藏的語言文字文化風俗各有不同,便希望虛擬的中華民族能夠把他們綑綁在一起。明顯是56個民族,卻生硬地加入中華民族。缺乏價值觀的聯繫,既不是儒家思想,也不是什麼宗教思想,更不是西方價值,大陸曾擁抱的馬克思思想,改革開放後也蕩然無存,基本上是價值真空。因此,國民觀念並不紮實。隨著經濟全球化,語言風俗文化種族之間交流日增,同時不斷衝擊國民觀念,卻催生了全球公民觀念。現代西方國家普遍依靠社會契約,人權,法治制度,公民社會等理念,公民的權利義務都會明文規定。這可類比作加入某間公司。其重點是遵守法律,使社會正常運作。可見國民是歷史產物,公民是現代產物。香港與大陸自1842年開始分隔,長達155年。 風俗文化,語言文字已經不同。因此,國民觀念非常脆弱。

教育,固然要教授知識,更要培育人格。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建立人格。以課程方式教授知識,以活動方式培育價值觀。價值觀要在生活生根。情感也要在生活生根。

公民教育和國民教育最基本要使國民認識國家,認識國家的真實面貌。當然更要培養國民的歸屬感。這是十分合理。

可惜,香港的國民教育以情感了解國情,那麼便是以情感蒙蔽理性,忽略大陸的謊話。因為大陸所寫的近代歷史充滿謊話和隱瞞很多事實,導致大陸的中小學生都以為共產黨繼承孫中山辛亥革命的理念以為五四運動與共產黨甚有關連而忘記科學與民主以為共產黨是抗日主力以為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受到反革命集團操控,以為文革徹底摧毀中華文化非常正確。

另外,身份認同是雙方面的。香港與廣東同氣連枝,都屬於嶺南文化,講廣府話。近年廣府話被打壓被矮化,三權分立的精神也被蔑視。這都破壞安全感和歸屬感。國民身份認同是內在情感活動,不宜混在以知識為本的課程中。試想親子活動變成課程會有什麼效果?只會得到虛偽情感表達的章法。追求客觀的知識與真相卻充滿主觀情感色彩,最後影響判斷。認同身分需要內在化,與個人身分結合,否則好像背後貼上一隻大烏龜。內在化這個心理過程需要培養,培養需要有質素的互動,建立類似一段共同而且愉悅的生命歷程。如果以為認知自自然然促使認同,世界上應該不會出現分離運動。

香港國民教育的滲透率其實很高,在中文,美術,體育,常識,科技教育中鋪天蓋地出現。學生困在國家的世界,反過來損害學生國際視野,也損害本地情懷。模糊了香港人的身份,損害一國兩制的其中一制。

香港國民教育的對象本應是國民。可惜,政府忘記了香港只有法理上的居民和永久居民。雖然香港聲稱中國籍的大約佔90%,但推行國民教育的對象竟然包括了主流學校的非中國籍居民。須知道中港主要是地緣關係和種族關係,大陸和非中國籍居民的所謂地緣關係是不能培養歸屬感。加上母語教學,他們都不是學中文。最終,他們會被排斥,香港難以保持國際城市的特色。

另外,同儕互評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是不專業的方式。第一,學生評核能力不足。第二,身份認同和歸屬感是內在情感,外在行為卻可因人而異。這樣推行國民教育,非常不智。

最後怎樣做香港的國民教育?一國兩制下,應該保持中國國民及香港居民的雙重身份。認識國家,應該以事實為基礎,以中國歷史科和國家版的經濟及公共行政科為核心。認識香港,以香港歷史科和本地的經濟及公共行政科為核心。身份認同,應該依靠課外活動和生活體驗,最終讓他們充分行使香港居民的權利。

有關文章:
思考香港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的書單
維繫國民與國家的紐帶

星期一, 7月 16, 2012

新加坡國民教育

新加坡也有自己的國民教育,而且信息明確。培養新加坡國民的認同感,自尊,自豪感。了解國家歷史。明白國家獨特的挑戰,限制,脆弱的一面和特質。還要提煉生活中核心價值。自1996年至今,已經舉行大大小小活動,當中不乏社區參與。這些都是希望能夠傳達6大信息,包括新加坡是我家,保持種族及宗教和諧,捍衛賢和廉潔,自力更生,保護國家,並且對將來有信心。這裡可見國民教育正常的一面,其背後理念與團隊精神沒有大分別。


隨著全球化,人類世界和國際問題日益嚴重,好像新變種的流行病,跨國金融監管,地區和平事務,世界貿易組織衝突,全球氣候改變,公平交易,食品安全,都促使世界公民意識抬頭,也衝擊著國民身分認同。好像陳馮富珍擔任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也會拋開國籍隔閡,以顧及全球人類健康為首要工作。


試問一下,如果國家因為國家安全而多行不義,秉持公義的國民應否大義滅親,還是顧及國家面子?這類課題,我們往往需要深思。



星期日, 7月 15, 2012

思考香港國民教育

中國內地及香港所推出的國民教育引發很多問題國民教育本來是希望籍公民認同自己的身份,而最終形成一個團結的國家。

是否可以通過課程來提升身份認同?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身份認同。首先是身份認知。大部分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清楚自己是屬於哪個社群或者宗族的成員。大朋友則知道擁有中國護照就代表擁有中國籍。


對國民身份認知,更需要認識國家,認識國家真實面貌。丟棄中國歷史,破壞國民教育基礎,是非常愚蠢。國民需要知道國家所有重要的德政和劣行,如教材故意調整優劣比例就是歪曲事實。



國籍或者任何一種身份是應該有辦法區別出來。可惜,隨著人口跨國流通,各樣種族通婚,國籍越來越難區別。擁有相同國籍的人缺乏共同特質,於是國籍成了抽象的概念,要憑著國內社會現象和國際舞台上的國家行為來建立。

對於一個國家,縱使全國國民知道了自己擁有國籍這個身份,都對國家沒什麼幫助。因為國家的正常運作需要國民參與,參與需要國民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就是把自我與外在身份建立正面關係,所以認同是個內在心理過程。



建立正面關係的基礎可以是有一段共同的歷史,可以是種族上的關係,理念上的類同。如果是歷史長期割斷,種族關係薄弱,理念南轅北轍,加上一些衝突,便可能產生敵對關係。


反觀課程可否填補歷史?不能。但過去十五年,正在建立共同歷史,是一段悲喜交集的歷史


課程可否填補種族上的關係?當然不能。特別是當孫中山虛擬中華民族之後,滿漢分野變得含糊,經過明清兩代,漢蒙不清,經過宋元,五胡混雜,種族概念越來越抽象。可見種族關係薄弱,全球化也使地緣關係薄弱。退而求其次,就是依靠語言文字,正如當初秦統一六國。不知道利用普通話教中文是否這個原因。


課程可否彌補理念的差異?更加不能。灌輸理念,特別是政治理念,會弱化獨立思考,批判精神,正好與通識科相違背。更可況,外國的德道課程更強調學生以理性和獨立思考方式反思德道問題。因為很多德道觀念隨著時代而不斷演變,隨著辯論而加深認識。


從以上三個方面,國民教育不能以課程來推廣。能以課程來推廣的是中國歷史及現今政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