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16, 2012

新加坡國民教育

新加坡也有自己的國民教育,而且信息明確。培養新加坡國民的認同感,自尊,自豪感。了解國家歷史。明白國家獨特的挑戰,限制,脆弱的一面和特質。還要提煉生活中核心價值。自1996年至今,已經舉行大大小小活動,當中不乏社區參與。這些都是希望能夠傳達6大信息,包括新加坡是我家,保持種族及宗教和諧,捍衛賢和廉潔,自力更生,保護國家,並且對將來有信心。這裡可見國民教育正常的一面,其背後理念與團隊精神沒有大分別。


隨著全球化,人類世界和國際問題日益嚴重,好像新變種的流行病,跨國金融監管,地區和平事務,世界貿易組織衝突,全球氣候改變,公平交易,食品安全,都促使世界公民意識抬頭,也衝擊著國民身分認同。好像陳馮富珍擔任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也會拋開國籍隔閡,以顧及全球人類健康為首要工作。


試問一下,如果國家因為國家安全而多行不義,秉持公義的國民應否大義滅親,還是顧及國家面子?這類課題,我們往往需要深思。



星期日, 7月 15, 2012

思考香港國民教育

中國內地及香港所推出的國民教育引發很多問題國民教育本來是希望籍公民認同自己的身份,而最終形成一個團結的國家。

是否可以通過課程來提升身份認同?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身份認同。首先是身份認知。大部分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清楚自己是屬於哪個社群或者宗族的成員。大朋友則知道擁有中國護照就代表擁有中國籍。


對國民身份認知,更需要認識國家,認識國家真實面貌。丟棄中國歷史,破壞國民教育基礎,是非常愚蠢。國民需要知道國家所有重要的德政和劣行,如教材故意調整優劣比例就是歪曲事實。



國籍或者任何一種身份是應該有辦法區別出來。可惜,隨著人口跨國流通,各樣種族通婚,國籍越來越難區別。擁有相同國籍的人缺乏共同特質,於是國籍成了抽象的概念,要憑著國內社會現象和國際舞台上的國家行為來建立。

對於一個國家,縱使全國國民知道了自己擁有國籍這個身份,都對國家沒什麼幫助。因為國家的正常運作需要國民參與,參與需要國民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就是把自我與外在身份建立正面關係,所以認同是個內在心理過程。



建立正面關係的基礎可以是有一段共同的歷史,可以是種族上的關係,理念上的類同。如果是歷史長期割斷,種族關係薄弱,理念南轅北轍,加上一些衝突,便可能產生敵對關係。


反觀課程可否填補歷史?不能。但過去十五年,正在建立共同歷史,是一段悲喜交集的歷史


課程可否填補種族上的關係?當然不能。特別是當孫中山虛擬中華民族之後,滿漢分野變得含糊,經過明清兩代,漢蒙不清,經過宋元,五胡混雜,種族概念越來越抽象。可見種族關係薄弱,全球化也使地緣關係薄弱。退而求其次,就是依靠語言文字,正如當初秦統一六國。不知道利用普通話教中文是否這個原因。


課程可否彌補理念的差異?更加不能。灌輸理念,特別是政治理念,會弱化獨立思考,批判精神,正好與通識科相違背。更可況,外國的德道課程更強調學生以理性和獨立思考方式反思德道問題。因為很多德道觀念隨著時代而不斷演變,隨著辯論而加深認識。


從以上三個方面,國民教育不能以課程來推廣。能以課程來推廣的是中國歷史及現今政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