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10, 2011

世紀.Art Politics﹕胡恩威寫給藝發局新任主席王英偉先生的公開信+註解

世紀.Art Politics﹕胡恩威寫給藝發局新任主席王英偉先生的公開信

王英偉先生: 

祝賀閣下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您是第一位來自商界的藝發局主席;閣下可能在商界有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文化藝術界對您在文化藝術上的修為和見地並不十分理解;所以我們十分期待閣下能夠具體和實質地提出您對藝術的看法以及推動香港藝術發展的方案。您對藝術的看法將會影響您在藝術發展局的工作;可惜我們從來也不知道您是一個支援藝術發展的商界人士;那麼您喜歡藝術嗎?您喜歡哪一類的藝術?您喜歡哪一種音樂?你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影?誰是您最喜愛的作曲家?您對香港藝術有多少認識?您讀過西西[1]董啟章[2]的小說嗎?您知不知道余光中[3]甘陽[4]也斯[5]崑南[6]的新詩作品嗎?您知不知道七十年代香港水墨對中國新水墨運動[7]有什麼影響?小思老師的五十年代香港左翼文學研究和後九七有什麼關係?香港的現代戲劇和舞蹈有怎樣的特色?香港的實驗藝術對中國的藝術有怎樣的影響 ?您對近十年中國藝術發展有多少理解?電影和文學的關係是什麼?您認為以上這些基本的文化藝術知識和您在藝術發展局的工作有怎樣的關係?您知道高雅藝術和通俗藝術的分別嗎?您看過多少香港藝術家的舞台作品?你知道吳大江林樂培老師的音樂作品嗎?沒有足夠的文化藝術知識和經驗可以有能力和資格「發展」藝術嗎? 

除了文化藝術基本知識;您對文化藝術政策和香港文化藝術政策有多少理解?您讀過張信剛教授的文化委員會建議書嗎?你是否支援建議書的內容?您對目前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有何看法?您認為香港目前的藝術發展情況和其他國際城市有怎樣的分別?您知不知道經濟學家John Maynard Keynes是英國Arts Council的第一任主席?他本人也是一個古典音樂專家與及長期支援藝術的贊助人Patron?你知道藝術支持者Patron和藝術投資者Investor 的分別嗎?你知不知道英國的藝術政策都是專家主導的?您對英國Arts Council 的具體運作理解嗎?那麼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工作重點是「發展」什麼?你有沒有詳細閱讀香港藝術發展局條例?你知不知道香港藝術發展局應該以發展「香港藝術家」為本位?你知不知道英國的Arts Council是一個非常重視藝術數據和資料蒐集的機構?您在傳媒訪問中提到香港藝術需「捧紅」更多藝術明星?您會以什麼標準和方法去捧紅「藝術明星」?為什麼你認為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工作是捧紅藝術明星,而不是改善香港藝術的社會生態?在娛樂圈的artist和藝術家有什麼分別?沒有全面和具深度的藝術教育藝術和研究可以全面和多元發展嗎?您對香港目前低俗主導的主流文化有什麼看法?您作為一位人大代表,您對中國的文化政藝術政策有多少認識?您對中國目前的藝術發展有什麼看法? 

我們都明白您是以義工身分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您是會怎樣分配您的工作時間呢?您會否走進香港藝術工作的空間,了解香港藝術工作者的工作生態? 老實說,你們這些商界達人工作繁忙,對藝術也是當作一種娛樂,可能藝術在你們的眼中只是一玩具,而不是提升人文質素學科?過去二十年,香港藝術政策出現了好像你們那樣的過客,指指點點,教訓一下藝術家沒有效率呀山頭主義呀之類的不負責任言論。你們的捧紅藝術明星論也許反映了你們的藝術修為就是香港主流娛樂圈的水平。

祝好

胡恩威

===
註解

===



[1] 西西(1938年-),原名張彥,又名張愛倫,香港作家,祖籍廣東省中山縣。生於上海,小學畢業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多年來西西擔任過《中國學生周報》、《大拇指周報》和《素葉文學》編輯。1979年開始專心寫作及讀書,作品甚豐,題材多為香港的城市生活,筆調輕鬆,觀察入微,手法深受現代文學影響,風格獨特而不習俗套。西西也曾先後主編中國大陸小說選集。她遊遍歐洲、土耳其、埃及等地,以中國大陸為最常到的地方。西西較常以天真語調講故事,摸擬童話的敘述口吻,如《肥土鎮的故事》部分更略帶魔幻色彩。以童真眼光觀看成人世界、複雜的對話和由淺而深的寓言,都是西西擅長的寫作方式。

[2] 董啟章一九六七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從事寫作及兼職教學。一九九七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一九九四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一九九五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二○○五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二○○六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入選香港電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十本好書20周年──我最喜愛的十本好書」.其他推薦好書,以及第1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他在《天工開物》,《時間繁史》,《學習年代》用物件來重新建構家族及城市的歷史。因為他認同漢娜阿蘭特(Hannah Arendt)的《人類的狀況》(The Human Condition)在描述人類生存的三個層面時,除了最底層生物性的存活,和最高層「行動與默觀的生活」,中間一層則是作為製造者(homofaber)的層面,通過製造(fabricate/ make/build)物件(work/useobject)來建立持久的世界。




[3]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高雄市。現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擅新詩、散文,旁及評論、翻譯,出版著譯凡五十種,其中散文有十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余氏行文精煉,發人博思,故坊間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評析。中文造詣深為人讚,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稱之為:「語言的魔術師」、「香江第一才子」陶傑許之為「用中國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語及多種外文,包括德語、西班牙語等。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嘗為美國大學英美文學系副教授,於兩岸三地享負語言大師之名。余光中文學觀在〈剪掉散文的辮子〉一文中說:「現代散文要講究彈性、密度與質料。」余光中散文特色帶著中國意識,細心地帶領我們去感覺意象,也富於變化,節奏感強,富於動態特徵。

[4] 甘陽,中國當代學者,被認為是中國大陸新左派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翻譯《人論》出名,並編有外國哲學譯叢、參與主編的《文化·世界與中國》叢書在八十年的文化熱潮中造成很大影響。編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識》、《將錯就錯》、《古今中西之爭》、《政治哲人施特勞斯》等。近幾年與劉小楓編輯主持編輯了"西學源流"等叢書。

[5] 也斯,原名梁秉鈞,廣東新會人,1948年出生,1949年來港。畢業於浸會學院英文系,曾任中學教師,並在香港多份報章撰寫專欄。1978年,到美國加州大學唸比較文學,1984年獲博士學位。現職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也斯的作品風格獨特,體裁多樣,散文集有《灰鴿早晨的話》、《神話午餐》、《山水人物》《城市筆記》等;詩集有《雷聲與蟬鳴》、《游詩》等;小說集有《養龍人師門》、《島與大陸》、《剪紙》等。

[6] 崑南(1935年-),原名岑崑南,廣東恩平人,另有筆名葉冬,香港作家。 1935年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喜歡以曖昧帶出趣味。

[7] 在二十世紀中國繪畫曾出現兩次重要的變革。第一次變革的出現於民國成立後的二、三十年間。被稱為新國畫運動。第二次變革則出現於二十世紀六十和七十年間,被稱為新水墨畫運動。以香港為中心的新水墨運動為中國現代繪畫發展史開一新頁。該運動的影響所及,已發展成為今天享譽世界藝壇、多采多姿的中國新水墨文化。香港不少畫家是新水墨藝術的導航者。早期的國際華人藝術家有呂壽琨、丁衍庸、陳福善、方召,到王無邪、劉國松、靳埭強、周綠雲等,到近期的有朱興華、李君毅、呂振光、天池、熊海、文鳳儀、郭孟浩、黃琮瑜等,亦有內地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王天德等。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先生指出。香港水墨畫大師呂壽琨在六十、七十年代初期啟動香港新水墨運動的誕生。臺灣水墨畫大師劉國松寓港教學期間,積極推動現代水墨。他們同為現代水墨的倡導者,卻從未背離中國水墨傳統的精神和內涵,他們的貢獻締造了香港水墨新時空的出現。其後在八十及九十年代,不少由他們啟發的新水墨畫家,承接其創新精神,嘗試不同方向的探索:亦有個別發展,或來自內地的藝術家,在香港的特定時空,體現了獨立創意的精神。他們在水墨畫內涵、表現形式和語言方面尋求突破。踏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跨媒介、跨國界、數碼化時代的來臨,水墨畫創作和表現形式,已不局限于(水墨)的媒介和形式,而開拓了這種中國獨有藝術的國際新肘空。鄧海超先生的演講以呂壽琨、劉國松為背景,從而闡述幾位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的水墨藝術家,包括梁巨延、李君毅、天池、熊海、朱興華、石家豪、文鳳儀、黃琮瑜等的創作,印證水墨新時空的變化和無限可行性。


沒有留言: